细菌性前列腺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因细菌感染导致的前列腺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区疼痛,射精痛、勃起障碍
细菌感染为主要致病原因
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
定义
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前列腺炎症性疾病。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
分类
按照病程分类
根据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细菌性前列腺炎属于NIH分类法中的Ⅰ型和Ⅱ型。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型)
起病急,有高热、持续和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
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或尿的细菌培养呈阳性。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
病程超过3个月。
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失眠焦虑等神经症状。
前列腺按摩液、精液及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呈阳性。
发病情况
前列腺炎好发于成年男性,50岁以下多见。
不同地区资料报道前列腺炎患病率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15~60岁男性出现前列腺炎症状的患病率为8.4%,另有报道20~84岁男性患病率为12.4%。
在美洲,20~79岁男性前列腺炎患病率为2.2%~16.0%。
在欧洲,男性前列腺炎患病率为13.8%。
约50%的男性一生中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
细菌性前列腺炎在男性人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