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低分化腺癌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胃低分化腺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分化程度较低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迅速。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肿瘤科、消化内科
临床症状
上腹隐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血、黑便、贫血、腹水等。
危害
本病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多可危及生命。
检查
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腹部超声、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诊断
根据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消瘦、呕血、黑便、腹水等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多可诊断。
治疗原则
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支持治疗等综合方法治疗。
治愈性
预后较差。
饮食建议
注意饮食卫生,予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呕血或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予以静脉补充营养。
胃低分化腺癌增殖指数80%是什么意思
胃低分化腺癌增殖指数80%,说明此时患者的癌细胞增殖速度较快。
在对癌细胞进行病理检测的时候,会描述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大小,此时用的医学术语为Ki-67指数。
Ki-67是一种由MKi-67基因编码的核蛋白质,又称之为MKi-67。癌症患者的病理报告中多数情况下会报告Ki-67指数的数值用以提示癌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
Ki-67的数值越大,癌细胞增殖越活跃,说明肿瘤细胞的危害性越高。此时可以针对Ki-67数值调整治疗方案。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