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发生于输尿管壁各种组织的肿瘤
可出现肉眼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病因不明,但有多种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等
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开始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定义
输尿管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呈扁圆柱状,管径平均为0.5~0.7厘米。成人输尿管全长25~35厘米,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输尿管肿瘤是指发生于输尿管壁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输尿管、膀胱、尿道的黏膜表层具有相同的胚胎起源,其表面有一层被覆上皮统称为尿路上皮。所以输尿管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生长在膀胱的肿瘤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分型和分类
根据肿瘤性质不同分类
良性输尿管肿瘤
较少见,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等。
恶性输尿管肿瘤
如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肉瘤等。
移行细胞癌表现为乳头状或固定的病灶,可能为单发或者多发。
鳞状细胞癌可以从中等分化到低分化,发现时往往已经侵袭到周围组织。
腺癌比较少见,常常和长期的梗阻、炎症、尿路结石有关,分期比较高,预后比较差。
肉瘤较为罕见。
发病情况
输尿管肿瘤少见,占泌尿系统肿瘤的1%~2%。
输尿管肿瘤大约70%的输尿管癌发生在下输尿管,25%发生在中段,5%发生在上段输尿管[1]
发病多为单侧,双侧肿瘤罕见。
多见于40~70岁,患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1 [1]
约90%以上输尿管恶性肿瘤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占输尿管肿瘤的0.7%~7%,腺癌罕见[2]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