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外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输尿管外伤是指外力作用导致输尿管受损
表现为尿外渗、无尿、血尿、休克等
包括外伤性损伤、手术损伤、器械损伤、放射性损伤等
可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手术治疗
定义
输尿管外伤是指外力作用所致的输尿管受损。
输尿管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组织对其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外界暴力所致的输尿管外伤很少见,多为医源性外伤。
输尿管损伤时常同时伴有其他内脏的损伤或贯通伤,以致输尿管损伤征象被掩盖,导致诊断困难及治疗延误。
分类
按照输尿管外伤的损伤原因可分为以下6类:
钳夹伤
轻者无不良后果。
重者造成输尿管狭窄肾积水
钳夹部位短期内坏死脱落可形成输尿管瘘。
结扎伤
单侧结扎:若对侧肾功能正常,可无症状,或仅轻度的腰部胀痛。
双侧结扎:双侧输尿管均完全结扎,立即发生无尿,容易被查出。
离断或切开
如在手术或外伤当时被发现,可立即实行修补或吻合。
若未发现,尿液渗入腹膜腔可引起腹膜炎,渗入腹膜后可引起蜂窝织炎
此类病例如不及时处理,可休克致死。
穿孔伤
多见于输尿管插管、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等,尿液漏至腹膜后。
可引起腹痛、腹胀。
扭曲
结扎缝合输尿管附近组织时,因输尿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及瘢痕收缩,可牵拉输尿管形成扭曲。
导致尿液引流不畅,输尿管上段扩张、肾积水,容易并发结石及感染。
缺血性坏死
在盆腔手术时,输尿管盆段的鞘膜和血液循环都可能遭到破坏,有的甚至使输尿管平滑肌撕裂。
部分输尿管发生缺血坏死,蠕动功能会减退或消失,尿液将在此淤积、扩张。
发病情况
输尿管损伤的发病率不易确定,实际上超过文献报道的统计数字。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普及,器械操作所致的输尿管损伤的发病数有所上升。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中,大多数输尿管损伤发生于妇科手术中(55%),其次为泌尿外科手术(25%)、结直肠手术(15%)和血管手术(5%)。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