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通常指外界暴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
常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无力、麻木、疼痛、大小便失禁等
最常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火器伤、牵拉、切断、压迫等
损伤类型不同,预后区别较大,部分患者终身残疾
定义
神经损伤是指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的损伤、病变、功能障碍。
广义的神经损伤病因包括外伤、感染、代谢、营养、中毒等。
而通常所说的神经损伤多指外界暴力造成的损伤,最常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火器伤、牵拉、切断、压迫等情况。本篇以此部分内容为主。
根据损伤部位、损伤范围不同,表现差异巨大,常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无力、麻木、疼痛、大小便失禁等。
分类
按损伤神经是否与外界连通分类
闭合性损伤:皮肤屏障完整,但内部神经结构发生损伤,如牵拉伤、挤压伤
开放性损伤:受伤部位皮肤破损,神经组织与外界相通,如切割伤、火器伤。
按损伤部位分类
中枢神经损伤:损伤部位在脑、脊髓。
周围神经损伤:损伤部位为脊神经或脑神经。
混合型损伤:全身多处损伤,同时涉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发病情况
神经损伤包括多种类型,目前并无整体的权威发病数据。
脑损伤:我国脑损伤发病率在各种类型的创伤中居于首位,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20%。
脊髓损伤:中国有超过100万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以每年12万的速度增长。
周围神经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病,全球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13~23人患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