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前列腺的上皮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恶性肿瘤
症状包括排尿异常、排便困难、会阴部疼痛、勃起功能障碍、骨痛等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高脂饮食、环境等因素相关
早期可以选择根治性手术和放疗,中期进行综合治疗,晚期进行内分泌治疗
定义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前列腺癌一般生长缓慢,最初局限于前列腺内,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有些类型的前列腺癌生长缓慢,但也有些前列腺癌具有侵袭性,会迅速扩散。
局限于前列腺内的前列腺癌治疗成功的概率较大。
疾病类型
组织学分类
2016年WHO出版的《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内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其中前列腺腺癌占主要部分,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腺癌。
按临床进展程度分型
潜伏型
病灶小而无症状,不转移。
可长期潜伏,终身不发病。
仅于尸检时发现。
偶发型
临床表现类似前列腺增生症。
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增大而未触及结节,前列腺活检未证实为前列腺癌。
术前初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而施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
临床型
临床表现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尿频和排尿困难
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表面有不平的硬结节或正常。
前列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
隐蔽型
原发病灶小,不易被发现。
常因出现骨、肺等转移病灶就诊。
进一步检查发现前列腺癌。
发病情况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患病率高,80%发病于65岁以上的男性。
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在男性中患病率占所有癌症的第二位,死亡率居癌症第五位。
前列腺癌的患病率与地域相关,亚洲人群患病率低于欧美人群。
中国的前列腺癌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居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升高的原因一部分是人口老龄化,另一部分是筛查技术的进步。
部分前列腺癌比较隐蔽,无症状且不转移,可终身不被发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