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气肿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气体进入、积存到皮下组织
患处皮肤可隆起,以手按摸时,有柔软而带气泡的感觉
与胸壁创伤,气管、食管创伤,医源性操作,感染等有关
包括病因治疗和一般治疗
定义
皮下气肿是指气体因为各种原因进入并积存到皮下组织,形成气肿。
皮下气肿多发生在胸部及颈部,大范围皮下气肿可延及颜面、头皮、上肢与腹、股等部,多为对称而均匀的肿胀。以手按压发生皮下气肿的皮肤,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
分类
按照病因分类
创伤致皮下气肿:包括肋骨骨折,气管、食管创伤等引起气胸,继而气体进入皮下组织并逐渐积存,引起皮下气肿。
医源性损伤致皮下气肿:如进行胸腔镜、纵隔镜、支气管镜、腹腔镜等侵入性医源性操作后,可并发皮下气肿。
感染致皮下气肿:多继发于创伤后的感染,如深部肌肉或组织发生梭状芽胞杆菌感染,产生气性坏疽,可出现严重的皮下气肿。
其他原因致皮下气肿:如减压病(常见于在高气压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向正常气压,如潜水员)导致的皮下气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