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来源于表皮或其附属器的一组恶性肿瘤
不同类型皮肤癌症状不同,多出现皮肤异常肿物、脱屑、破溃、出血等
与接触紫外线、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手术治疗为主,其他包括药物治疗、放疗、物理治疗等
定义
皮肤癌广义上泛指发生于皮肤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表皮或其附属器。
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具有发展慢,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等特点。
分类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日光照射部位,80%位于头颈部。常见临床分型如下。
结节溃疡型:最常见,好发于颜面。
色素型:皮损基本同结节溃疡型,差异在于结节溃疡型的皮损有黑褐色色素沉着,外露部位多见。
浅表型:常发生于躯干部。
硬斑病型:罕见,常单发于头面部。
鳞状细胞癌
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老年人多见,肉眼可分为结节隆起或菜花型、溃疡型、深在浸润型。
鲍温病
鲍温病是特殊的表皮内鳞癌,又称原位鳞状细胞癌。
湿疹样癌
包括乳腺及乳腺外Paget病。Paget病分为乳腺及乳腺外型,前者95%以上有乳腺原位或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外Paget病少见,约占全部Paget病的6.5%,最常见于大阴唇、阴囊、会阴及肛周,其次是腋窝。多认为是多种来源。
约25%病例伴有皮肤下方附属器癌,多为大汗腺型癌。
恶性黑素瘤
按照其生长模式,皮肤恶性黑素瘤可分为4种临床亚型。
肢端雀斑痣样黑素瘤:为我国常见类型,占亚洲人黑素瘤的50%。多由肢端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好发于掌跖、甲及甲周区。
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常由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
结节性恶性黑素瘤:好发于头颈及躯干部、足底、外阴、下肢等处。
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由浅表黑素瘤发展而来,好发于躯干和四肢。
其他类型
包括汗腺癌皮脂腺癌等,罕见。
发病情况
皮肤癌的发病率在不同肤色人种中存在差异,白人中基底细胞癌多见,有色人种中以鳞状细胞癌为主。
我国皮肤癌发病率较低,约为1.5/10万。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
皮肤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