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主要起源于膀胱移行上皮的恶性肿瘤
常见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病因不明,但有多种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等
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手段有化疗、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定义
膀胱癌是主要起源于膀胱尿路移行上皮的恶性肿瘤。
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疾病类型
组织学分类
按照2016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分类标准(第4版),膀胱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
膀胱鳞状细胞癌:占膀胱恶性肿瘤的5%。好发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比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差。
膀胱腺癌:占膀胱恶性肿瘤的2%。好发于中老年人,比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差。
按生长方式分类
按照肿瘤的生长方式,可将膀胱癌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及浸润性癌。不同生长方式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按浸润深度分类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上将Tis、Ta和T1期肿瘤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原位癌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不良,高度恶性,易向肌层浸润性进展。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期及以上则称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
发病情况
膀胱癌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高发年龄为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全球数据
在全球范围内,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
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
女性为发病率2.2/10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0位之后。
病死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13位,男性及女性病死率分别为3.2/10万和0.9/10万,病死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中国数据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万,总体死亡率为2.60/10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