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t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代谢性骨病
多数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骨痛、骨干畸形和骨折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等有关
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定义
Paget骨病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代谢异常疾病。发病隐袭,进展缓慢,病程较长,较为罕见。
以骨重建增加、骨肥大、骨结构异常为特点,导致骨痛、畸形和骨折发生。
骨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主要发生在骨盆、胫骨、股骨、脊柱和颅骨等。
分类
按照病变类型分类
单骨型Paget骨病:单骨型以四肢长骨(如肱骨、股骨、胫骨等)多见,该型相对少见。
多骨型Paget骨病:多侵犯脊柱、骨盆及颅骨等,目前报道病例多为多骨型。
发病情况
Paget骨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多见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患病率0.7%~4.6%,亚洲少见。
我国Paget骨病罕见,近几年偶有病例报道发病似乎有上升的趋势。
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1.4:1)。
致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等有关。也有少数人认为本病与外伤、炎症、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及矿物质代谢障碍有关。
病毒感染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如包涵体感染、慢性副黏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本病。
患者破骨细胞中有类似包涵体病毒,推测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聚集性明显,5%~40%的病人有家族史。
本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基因包括SQSTM1、CSF1、OPTN、TNFRSF11A、TM7SF4等。
其他
部分研究指出,本病可能与外伤、炎症、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及矿物质代谢障碍有关。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特点的人群需要警惕Paget骨病:
40岁以上人群,单纯血清
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已排除肝胆系统等疾病;
骨扫描提示骨骼多发放射性浓聚者;
一级亲属(指父母兄弟姐妹)患有Paget骨病。
主要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因ALP升高或X线检查被发现。临床表现不一,可表现为疼痛、畸形、
病理性骨折等。
疼痛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经常发生在晚上及休息时。
骨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最常见受影响的部位是骨盆(70%)、股骨(55%)、腰椎(53%)、颅骨(42%)和胫骨(32%)。
晚期发生腿部骨骼畸形,导致
步态异常,还会引起背部疼痛。
畸形
最常见的畸形是下肢弯曲,骨端膨大。
典型的长骨畸形包括小腿胫骨及大腿股骨弯曲,最终可导致走路时步态的异常。
病理性骨折
病变处骨质变脆,可在轻微外伤后或自发出现骨折,尤其在四肢长骨,常为横断性骨折。
骨折常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听力减退
如颅骨中的骨骼过度生长,可引起永久性听力受损,出现听力下降。一般仅为一侧。
可伴有头痛。
局部皮肤灼热感
病骨骨髓腔由血管丰富的纤维组织代替,骨髓腔增宽,病变区
血管增生,血流旺盛。因此病变部位皮肤常有灼热感。
并发症
心血管异常
重度Paget骨病常并发血管硬化、
主动脉瓣狭窄、心内膜钙化、全身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可继发充血性心衰。
新陈代谢异常
恶性骨肿瘤
恶性骨肿瘤为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比较罕见,包括骨肉瘤、
软骨肉瘤、纤维肉瘤、巨细胞瘤等。
神经系统病变
骨骼畸形可压迫局部神经出现相关症状。
脊柱病变可引起神经根压迫症状,如下肢麻木伴
放射性疼痛等。
其他
本病还可能导致骨关节炎、痛风等。
就医科室
骨科
出现局部骨骼疼痛、畸形、骨折,或发现血清ALP升高,建议及时前往骨科就诊。
耳鼻咽喉科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建议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
咳粉红色泡沫痰或呼吸困难、昏迷、严重骨折等可能危及生命的表现时,建议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出现骨折,尽量保持骨折部位不移动,必要时用硬纸板或树棍包扎固定患肢,及时送医。
出现疼痛等不适,不要自行服药,以免掩盖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骨骼或关节疼痛?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大概持续多久?白天疼还是晚上疼?
是否存在肢体畸形?
是否发生骨折,有无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
是否有肢体麻木、听力减退?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Paget骨病?
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是否接受过治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局部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核医学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Paget骨病没有特异性症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穿刺活检等检查确诊。
诊断依据
病史
中老年、有家族遗传病史。
临床表现
多数无临床症状,可能出现骨骼疼痛、畸形、骨折、听力减退等。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指标
常用的有I型胶原纤维C端肽、血清
碱性磷酸酶(ALP)等。
I型胶原纤维C端肽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碱性磷酸酶客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在病变活动期均明显升高。
两个指标既是确诊Paget骨病所不可缺少的依据,也可用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价治疗效果。
尿液检查
Paget骨病患者的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
肝功能
应同时化验血清转氨酶和
γ-谷氨酰转肽酶,以排除
肝功能异常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
可显示病变处骨骼是否存在畸形或骨折。
典型表现包括骨皮质增厚和扩张,以及混合性溶解性/硬化性病变。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放射性核素骨核素扫描可用于本病的诊断。
特点是病变骨代谢增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高于正常骨骼的6~10倍,与正常骨的边缘分界清晰。
CT检查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骼、骨髓的形态,以及微小的骨质病变。
一般不用于诊断Paget骨病,但可用于评估其并发症情况,如椎管狭窄和
骨肉瘤。
磁共振检查
比CT 检查能更清晰地展现骨髓和骨骼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病变,可以直接观察到骨关节炎症。
与CT一样,一般不用于诊断Paget骨病,但可用于评估其并发症。
活检
不少单骨性Paget骨病的X线表现并不典型,常需行病变部位的活检。
活检发现异常增多、活性增强的破骨细胞和(或)成骨细胞时方可确诊。
鉴别诊断
Paget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骨痛,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骨转移瘤
相似点:都可能出现骨痛、
病理性骨折等表现,X线片都有溶骨性破坏,骨扫描可见放射性浓聚区,血ALP可以增高。
不同点:骨转移瘤骨痛多发生在脊柱、骨盆和下肢。一般还伴有原发肿瘤的相应临床表现,如乳癌引起的
骨转移,还有乳头血性溢液、乳房疼痛、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表现。根据
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
相似点:都可能出现骨痛、畸形等表现。
不同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高血钙症状。Paget骨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合并甲旁亢时可有类似的表现。血PTH、血钙、血磷、骨骼X线摄片和骨扫描等检查予以鉴别。
骨纤维结构不良
相似点:都可能出现骨痛、不同程度的骨畸形。
不同点:Paget骨病主要发生在负重骨骼,如腰骶椎、股骨、骨盆等。骨纤维结构不良好发于单侧躯体,病变常发生于近端关节干骺端,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血ALP正常或稍偏高,很少超过500 U/L。X线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症状轻微者通常不需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一般认为:无症状也无血清ALP升高的Paget骨病,可不治疗。如出现血清ALP增高,就应该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目前多采用含氮双膦酸盐进行治疗。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可抑制骨吸收,降低血钙,可用于治疗过度骨吸收和骨转换引起的疾病,如Paget骨病和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钠注射被认为是目前治疗Paget骨病最有效方法。
不良反应:可引起胃肠道障碍,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钙剂和维生素D
钙剂: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镇痛药
本病导致关节软骨退化,引起关节轻到中度疼痛。可用镇痛剂辅助治疗。
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有胃溃疡、出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适应证:部分
病理性骨折、严重关节炎、骨的严重畸形等。
常用手术方式包括截骨矫正手术、脊柱手术、关节置换术等。
截骨矫正手术
骨折伴畸形严重的病变,在治疗时应一并纠正畸形。
目的:截骨矫正手术通过改善肢体或关节的轴线,可矫正骨畸形,缓解疼痛,维持肢体关节稳定。
脊柱手术
适应证:患有严重的畸形、椎管狭窄伴神经功能障碍等,通过非手术方法无法缓解时,可在疾病稳定期进行脊柱手术。
注意事项
如果是椎管狭窄,可行椎板减压术。通过手术解除因椎管狭窄引起的脊髓和神经受压症状。
如遇全身情况差、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诊断不明确、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时,不建议进行神经减压术。
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骨质破坏严重、关节僵硬、脱位、畸形明显,对肢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等情况。
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晚期关节病变的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治愈情况
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此病的药物,但是积极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骨骼代谢过程,避免畸形和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耳聋、
心力衰竭、
骨肿瘤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危害性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骨骼畸形、
病理性骨折或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部分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若没有紧急抢救,可能会导致死亡。
骨肉瘤为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存期。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无需特殊调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即可。
可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所需营养物质。
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
胡椒、虾、螃蟹、带鱼及大蒜等。
戒烟戒酒。
生活管理
日常活动注意预防肩、膝、踝等关节的损伤,活动前做好热身,关节不适建议佩戴防护用具,如护膝、护腕、腰围。
避免长时间下蹲等动作,避免或减少屈膝如爬坡、上下楼梯等活动。
适度运动,可以慢跑、游泳、骑单车等,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日常避免在寒冷环境或空调房过久,注意保暖。日常注意防护,减少感染的可能。
心理支持
有情绪不稳定、心理压抑等情况时,及时向亲友倾诉,也可以向医务人员需求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免由于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监测
如果发现骨骼疼痛等不适时,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日常关注骨骼是否出现畸形和疼痛,是否伴有头疼、耳鸣等症状。如果出现可能为病情进展,建议及时就诊。
如果表现为消瘦、骨痛异常剧烈,需警惕恶变的可能;出现
咳粉红色泡沫痰或呼吸困难等,需怀疑出现
心力衰竭的可能;出现昏迷;出现三者之一,建议立即就医处理。
随诊复查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都应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治疗效果。
复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经过药物治疗后,需要每1~2年监测血清
碱性磷酸酶(ALP),如果症状再次出现或者血清ALP水平高于正常,可能需要重复治疗。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磁共振等。
其他检查:包括骨密度测定等。
复诊时间
复诊时间通常间隔为6个月到1年,一般以医嘱为准。如果出现症状加重,需及时就诊。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创伤、炎症、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及矿物质代谢障碍等有关。以下方可以法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家中如亲属中有患Paget骨病,需警惕遗传因素,建议定期体检,以利早发现、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日常注意保暖和防护,避免在寒冷环境或空调房过久,减少病毒、细菌感染可能。
活动前充分热身,日常活动中应避免磕碰和受伤,如不慎受伤,需及时接受治疗。
日常饮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每日补充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营养不良。
如果有内分泌、消化系统问题,建议及时治疗原发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