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上皮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发生于泌尿系统尿路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
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腰部疼痛、肿块等症状
可能与吸烟、染发、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尿路上皮癌家族史等有关
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手段有放化疗等
定义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是发生于泌尿系统尿路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泌尿系统肿瘤中较为常见。
尿路上皮广泛分布于泌尿系统多个部位,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其中肾盂和输尿管称为上尿路,膀胱和尿道称为下尿路。
尿路上皮癌主要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因尿道癌较罕见,本文主要介绍其余3种。
分型
不同类型的尿路上皮癌,其发病率、临床表现、恶性度、治疗和预后等会有所不同。
按照发病部位分类
可以分为上尿路上皮癌和下尿路上皮癌。
上尿路上皮癌
来源于肾盂、输尿管的尿路上皮癌称为上尿路上皮癌。
下尿路上皮癌
来源于膀胱及尿道的尿路上皮癌称为下尿路上皮癌。
按照生长方式分类
根据癌细胞是否直接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与其长成一体,尿路上皮癌可以分成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两大类。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指病变突破黏膜层,向下继续生长。根据组织形态学特征进一步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指病变局限于黏膜内,没有向黏膜下浸润,属于较早期病变。
根据病理分级分类
根据与正常细胞的差异程度,尿路上皮癌可分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两类。
低级别尿路上皮癌:分化程度良好,与正常细胞差异小,恶性度较低。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与低级别相反,这一类型分化不良,也就是与正常细胞差异较大,恶性度较高。
发病情况
尿路上皮癌中以膀胱来源的最为常见,尿道来源的非常罕见。肾盂癌、输尿管癌和膀胱癌的发生比例为1:3:50。
上尿路上皮癌更常见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大约为2:1,年龄在70~9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尿路上皮癌,也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90%以上。
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