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痛、进行性气促、咳嗽、胸腔积液等
多与接触石棉、电离辐射、基因突变等有关
早期病变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病变以化疗、放疗等方式治疗
定义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的罕见肿瘤,属于胸膜原发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其病因与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有密切关系,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是胸膜间皮瘤的一种类型。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常融合成片,呈厚皮样,总体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胸膜增厚及壁层胸膜上凹凸不平结节的一种胸膜间皮瘤。
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持续性剧烈胸痛、干咳等。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恶性程度高,病变广泛,部分病人进展极快,预后差。
分型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均为高度恶性,可分为上皮型、肉瘤样型、双相(混合)型。
上皮型
最常见,瘤细胞为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细胞,多排列成乳头状、片状或假腺泡结构。
肉瘤型
组织结构多样性,有的类似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或多形性细胞肉瘤,少数有骨和软骨化生。
双相(混合)型
由上述两型瘤组织混合存在,同一切片不同区域,部分瘤细跑呈小片、实体或裂隙管样排列,部分呈肉瘤样结构,两者相互交杂,构成肿瘤的复杂多样性。
发病情况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目前没有单独权威的统计数据,一般是从整个恶性间皮瘤或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层面来进行数据统计。
2020年全球恶性间皮瘤占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的0.2%,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的0.3%。
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6年中国间皮瘤的新发病例数为583例,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新发病例数为330例,发病率约为0.86/100万,恶性胸膜间皮瘤死亡215例,死亡率约为0.56/100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