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形肛瘘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肛门左、右侧均有外口,窦道形似马蹄铁
肛周有流脓、疼痛、瘙痒、肿块,常伴有全身炎症症状
与肛周脓肿及克罗恩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有关
主要为手术治疗,可辅以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
定义
马蹄形肛瘘是一种复杂性肛瘘,因瘘道通过肛门直肠前后间隙,呈半圆形或环形,形状与马蹄相似,故而得名。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周围的感染化脓性窦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马蹄形肛瘘在齿状线附近有一个内口,外口有2个或多个,分散在肛门左右两侧,其中可有许多支管向周围蔓延。瘘管围绕括约肌,由一侧坐骨肛门窝通向对侧。
马蹄形肛瘘不能自愈,手术治疗是治愈的最有效方法。
分类
根据瘘道深浅分类
高位马蹄形肛瘘:瘘道在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之上,通向左右两侧骨盆直肠间隙。
低位马蹄形肛瘘:瘘道在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之下,通向左右两侧坐骨直肠间隙。
根据瘘道形状分类
前位马蹄形瘘:内口多在肛管前正中偏向两侧的肛窦,外口多在肛门横线之前的会阴左右两侧,两侧瘘道围绕肛门前半周与内口相通。
后位马蹄形瘘:内口多在肛管后正中或稍偏向左右两侧的肛窦,外口多在肛门横线之后左右两侧,两侧瘘道围绕肛门后半周与内口相通。
发病情况
目前没有马蹄形肛瘘的具体发病率。
肛瘘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但肛瘘占肛肠疾病的就诊率35.7%。常见于20~40岁的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