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为乳腺无痛性肿块
病因尚不明确,存在遗传风险
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定义
浸润性乳腺癌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或腺小叶的恶性肿瘤。
浸润性乳腺癌以浸润性生长、有远处转移倾向为特点。
解剖结构
整个乳房呈半球形,已哺乳者趋于下垂而稍扁平,年老妇女的乳腺则逐渐萎缩。两侧乳房大小相似,但不一定完全对称。
乳头位于乳房顶部,周围有环形的色素沉着,称乳晕,直径为3~4厘米。
乳房主要是由乳腺、脂肪及结缔组织构成。每个乳房内有15~20个乳腺小叶。每一乳腺叶有一条排泄管称输乳管。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乳腺悬韧带是固定乳腺的组织,如果此韧带被肿瘤侵犯,相应皮肤可出现凹陷,称为“酒窝征”。
与乳腺相关的淋巴结主要包括:腋窝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等。
分型
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乳腺癌分类标准,浸润性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其他罕见癌。
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
此型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其他因素。
其他罕见癌
除上述常见的病理组织分型之外,还有一些罕见的乳腺癌,病理组织分型多源于肿瘤的镜下特征而非其生物学特征,如黏液表皮样癌、神经内分泌癌等。
发病情况
发病率
浸润性乳腺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11.7%。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的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每年约有3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
好发人群
从发病年龄来看,乳腺癌在2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上升,45~50岁为发病高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