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脑瘤,并不属于医学范畴内的规范化疾病命名,是某些非医疗专业人员主观臆断的,对临床上一些伴有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但并非由占位性病变引起的一类疾病的称呼。一些类型的
脑积水,可能是涵盖在该概念下的主要疾病类型。
通常情况下,
脑积水都可找到相应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都可表现为脑积水,并引起
颅内压增高的相应症状。
临床表现可见头痛、恶心、呕吐,以及
复视、听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搏动性颅内杂音或
搏动性耳鸣,可同时伴发眩晕和听力障碍,多为单侧。一般认为杂音是颅内血管搏动通过压力增高的脑脊液传导到静脉窦壁上,形成湍流所致,腰穿降低颅内压、压迫同侧颈静脉,阻止血管搏动,可消除杂音。
对症状不明显或可自行缓解者,暂不需要治疗。如果症状进行性加重,可考虑脱水降颅压治疗。
1. 积极查找原发病。
2. 控制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采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如醋氮酰胺、
托吡酯等,通过抑制脑脊液产生,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利尿剂多用
呋塞米、
依他尼酸和
氯噻酮等,主要通过利尿和减少钠离子向脑转运来降低颅内压。这两类药可以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3. 手术治疗:尽管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还需手术干预。手术指征: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有进行性视野缩小或视力下降;②起病时即表现为严重的视力障碍,诊断明确后应首选手术治疗;③视野进行性缩小,同时合并有高血压或低血压,应积极手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