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大多数早期没有症状,体检可发现甲状腺肿块
发病可能与放射、遗传及碘摄入异常等有关
可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后需服甲状腺素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可长期生存
甲状腺癌是什么?
定义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因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又被称为“幸福癌”。
分型
甲状腺癌病理上主要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占成人甲状腺癌的95%以上。
乳头状癌(PTC)
是成人甲状腺癌的最主要的类型。多见于30~45岁女性。
分化好,恶性程度较低。虽常有多中心病灶,约1/3累及双侧甲状腺,且较早就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仍然预后较好。
滤泡状癌(FTC)
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5%,常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预后不如甲状腺乳头状癌
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可经血运转移到肺、肝和骨及中枢神经系统。
髓样癌(MTC)
少见,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
散发性髓样癌约占全部髓样癌的70%,好发于50~60岁。
家族性发病年龄轻,约占30%,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恶性程度中等偏高,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
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较未分化癌好。
低分化癌(PDTC)
在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上介于分化型癌和未分化癌之间。
可以伴有不同比例的分化型癌的成分。
未分化癌(ATC)
少见,多见于老年人。
发展迅速,呈高度恶性。
约半数患者早期便有颈淋巴结转移,或侵犯气管、喉返神经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肺、骨等远处转移。
预后很差,一般仅能存活几个月。
发病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布的数据,全球甲状腺癌的年新发病例数达到58万人,居于恶性肿瘤第9位。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根据2016年全国肿瘤流行情况测算出我国甲状腺癌发病数为 20.3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7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依地理位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甲状腺癌发病率也不同,主要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高峰年龄组为 50~54岁组,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2。
甲状腺癌早期有症状吗?
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早期可表现为颈部出现肿块或结节,颈部肿块可以随吞咽上下移动。
症状不明显时,较易被忽略,一般是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常规体检时被发现。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声音嘶哑、咯血甚至是呼吸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甲状腺癌全切术后能活多久?
甲状腺癌全切术后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
一般能做全切手术,通常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或甲状腺滤泡癌的病理类型,这两种类型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整体预后较佳,致死率低,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一般用10年生存率来评估。
整体来看,Ⅰ期的10年生存率为97%~100%;Ⅱ期为85%~95%;Ⅲ期为70%~80%;Ⅳ期为40%~60%。
甲状腺癌有终生禁忌的食物吗?
甲状腺癌患者没有严格禁忌的食物,但应该避免酒精摄入,限制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并尽可能的减少红肉摄入。
对于需要进行碘131治疗的患者,建议低碘饮食1~2周。
患者应遵循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原则,要注意膳食平衡,且要多吃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