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骨肿瘤
脊索瘤生长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病因未明,可能与脊索的胚胎残留有关
以手术治疗为主
定义
脊索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的骨原发性肿瘤,约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4%。
人类脊索组织仅在胚胎时期存在,是背部的支撑结构,后逐渐被脊柱取代,脊索可以视为脊髓的前身。脊椎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由5块骶椎融合构成)、尾骨1块(由3-4块尾椎融合构成)
脊索瘤可发生于骶部、颅底、颈段、胸段和腰段脊柱,最常见于骶部​​。
分型或分类
根据分化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第5版WHO骨和软组织肿瘤分类,将脊索瘤分为经典型、去分化型和差分化型三种组织学亚型。
经典型脊索瘤
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50~70岁,男性多见。好发于中轴骨,骶尾部最常见。
软骨样脊索瘤既有经典型脊索瘤的结构,又有向软骨方向分化,分化程度高者表现为丰富的软骨样区域,甚至钙化。
去分化型脊索瘤
是一种双向分化脊索瘤,少见,占脊索瘤比例<5%。发病部位及临床症状与传统的脊索瘤相似。
较常规脊索瘤进展更快,术后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死亡率高。手术是唯一的选择,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
低分化型脊索瘤
具有脊索分化的低分化肿瘤。
主要发生于儿童(中位年龄约11岁),偶见于年轻人,女性较多见。
最常见部位是颅底(斜坡),其次是颈椎,骶尾部少见。
预后较差,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治疗为主。
根据生长部位进行分类
根据肿瘤原发部位不同,通常可将脊索瘤分为骶部脊索瘤和颅底脊索瘤,其他部位发病率较低,故没有特别进行分类说明。
发病情况
脊索瘤约占全部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1%~4%。
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8∶1。
最多见于 40~70岁的人群,但也有大约5%的脊索瘤患者可以发生在20岁以前,且多位于颅内。
脊索瘤几乎全部位于脊柱中线,约60%患者发生于骶骨,其次为蝶-枕骨、鼻部约占25%,颈椎约占10%,胸-腰椎约占5%。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