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周围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起源于Vater壶腹或周围结构的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波动性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晚期可有腹痛等症状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综合征、吸烟、饮酒、乙型肝炎等因素有关
以手术治疗为主,围手术期可辅以放化疗
定义
壶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于Vater壶腹及周围结构,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癌
患者以黄疸、消瘦、腹痛为主要症状,易与胰头癌混淆,但其恶性度低于后者,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胰头癌。
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
壶腹癌
生于Vater壶腹,黄疸出现较早,可呈波动性,大便潜血可为阳性,合并感染可同时有发热、腹痛和黄疸等症状。
胆总管下端癌
恶性程度较高,黄疸进行性加重,可出现陶土色样粪便,提示胆总管闭塞。
十二指肠癌
胆道梗阻不完全,黄疸出现较晚,进展较慢,肿瘤溃烂出血可有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大时可有柏油样便。
发病情况
壶腹周围癌较罕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5%。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