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不同部位的横纹肌肉瘤症状不同,多引起肿块、疼痛、出血等表现
以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为主
多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
定义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
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最好发的部位为头颈部(35%)、泌尿生殖道(24%),以及四肢(占19%)。
本病诊断时约25%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40%~45%;其次是骨髓转移,约占20%~30%;骨转移占10%。
横纹肌肉瘤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
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横纹肌肉瘤按组织学特征分为以下3种亚型。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是横纹肌肉瘤最常见亚型,约占所有横纹肌肉瘤的一半,好发于10岁以下幼儿,偶见于成年人。
约60%的儿童横纹肌肉瘤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通常发生在头颈部,如眼眶、口咽、腮腺等处;以及泌尿生殖道、腹膜后等部位。
整体预后好于其他分型,1~9岁患儿预后好于婴儿、青少年及成人患者。但脑膜旁和肢体部位的胚胎型横纹肌肉瘤预后较差。
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较常见,约占横纹肌肉瘤病例的23%,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
多见于10~25岁青少年,多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以及头颈部、躯干等。
往往比胚胎型进展更快,较早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需要的治疗强度较高。
多形型或间变型横纹肌肉瘤
多发生于45岁以上成人,在儿童中罕见。
高度恶性,进展很快,易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转移到肺。预后不理想,需要更高强度的治疗。
发病情况
关于横纹肌肉瘤的发病情况有以下数据,可供参考。
儿童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在所有儿童软组织肉瘤中约占一半。但横纹肌肉瘤依然罕见,在所有儿童癌症中仅占3%~4%。
2/3的病例不足6岁,且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3~1.5倍。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孩子中,其他年龄段也有可能发生。头颈部、膀胱、阴道、前列腺和睾丸等部位较常见。
成人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成人。
好发四肢及躯干,位于肌肉肥厚处,如股四头肌、大腿的内收肌群和肱二头肌等。
横纹肌肉瘤是什么样子
横纹肌肉瘤是肌肉软组织的无痛性肿块,皮肤表面红肿。
横纹肌肉瘤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横纹肌肉瘤大部分为无痛性的肿块,皮肤表面红肿,发热,皮温高。肿瘤质地硬,增长比较快,如果压迫周围组织可以引起疼痛、肿胀和感觉障碍。
有的局部会发生破溃出血,如果发生局部转移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如果是发生在头颈部会出现局部的突出变形,如果发生在咽喉部会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道梗阻。所以,横纹肌肉瘤因为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横纹肌肉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范围包括肿瘤所在处的全部肌肉。另外,还可以选择放、化疗等治疗方式。
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患者尽早就诊,并在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