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大结节基底及以上部位的骨折
通常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多由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造成
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肩部,是指肱骨大结节基底及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与肩关节脱位和多发骨折同时发生。
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四个重要的解剖部位,其中大小结节均为松质骨。
肱骨近端骨折可见于任何年龄段,青少年骨折多与直接暴力有关,老年人多为低能量骨质疏松性骨折。
分型
Neer分型
根据肱骨近端的四个解剖部位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以及相互之间移位程度来分型。
一部分骨折:指四个解剖部位骨折中相互移位<1cm或者成角<45°,又称为无移位骨折或者轻微移位骨折。
两部分骨折:指四个解剖部位骨折中仅有一个部位相互移位>1cm或者成角>45°。
三部分骨折:指四个解剖部位骨折中有两个部位相互移位>1cm或者成角>45°。
四部分骨折:指四个解剖部位骨折中均发生相互移位>1cm或者成角>45°,此时股骨头向外侧脱位,血液供给严重破坏,极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AO分型
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肱骨头坏死的概率即肱骨头血供来分型。
A型骨折:指关节外骨折,仅包含一个结节,伴或者不伴干骺端骨折。
B型骨折:指关节外骨折,其中大小结节均骨折,同时伴有干骺端骨折或盂肱关节脱位。
C型骨折:指关节外骨折,且肱骨头血运受到明显破坏。
肱骨头压缩程度分型
可根据其压缩程度分为<20%、20%~45%或>45%三种类型。
发病情况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在所有骨折类型中占4%~5%,其中80%~85%的肱骨近端骨折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15%~20%为移位骨折。
70%以上的患者为老年人(>6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
老年患者多为骨质疏松症人群,轻微暴力即可造成骨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