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发生于睾丸的恶性肿瘤
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块、下坠感,腹股沟隐痛,部分还可出现乳房增大和压痛
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有关系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
定义
睾丸癌是指发生在睾丸的恶性肿瘤,相比其他癌症较为罕见。
通常发生于一侧的睾丸,但也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侧睾丸。
疾病类型
按发病原因分类
原发性睾丸癌
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是发生于生殖腺或生殖腺外的肿瘤,占所有原发性睾丸癌的90%~95%。
非生殖细胞瘤:包括间质细胞瘤和支持细胞瘤,占所有原发性睾丸癌的5%~10%。
继发性睾丸癌
指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睾丸而引起的继发癌症。
按细胞分化程度分型
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是睾丸最常见的肿瘤分型,它起源于睾丸原始生殖细胞,常见于中年以后,临床多表现为单侧性,右侧多于左侧。
隐睾病史的人群发生此肿瘤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几十倍。
非精原细胞瘤
包括胚胎癌、畸胎癌、畸胎瘤绒毛膜癌、卵黄囊瘤等。
恶性程度相对精原细胞瘤更高。
发病情况
发病率
在所有男性癌症中,本病较为少见,占1%~1.5%。
年龄分布
睾丸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5~35岁多见。
人种分布
睾丸癌好发于白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