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常见表现是四肢等局部疼痛、肿块等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化学等因素有关
一般需采取以新辅助化疗+外科手术+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恶性程度高,但是经过规范化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85%
骨肉瘤是什么?
定义
骨肉瘤是一种骨组织的恶性骨肿瘤,以肉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基质或成骨为特点。
本病多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其他骨肿瘤、瘤样病变或骨髓炎等疾病。
本篇内容特指原发性骨肉瘤。
病理分型
骨肉瘤的按照病理分型(WHO 2020版),可分为:
低级别中心性骨肉瘤
骨肉瘤NOS
普通型骨肉瘤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
小细胞骨肉瘤
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高级别骨表面骨肉瘤
继发性骨肉瘤
发病情况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大约75%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5~2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20岁,小于6岁或者大于60岁发病相对罕见。
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4∶1。
骨肉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四肢长骨,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等。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骨肉瘤?
局部骨骼或关节疼痛是骨肉瘤最显著的症状。一般从隐痛发展成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明显。
肿块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偏在关节的一侧,患处肿胀、皮肤发亮,表面静脉充盈。
大的肿瘤可影响邻近关节的活动,疾病早期可出现跛行,晚期则被迫卧床。
如出现以上表现,应警惕骨肉瘤,X线检查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手段。
骨肉瘤早期是三处疼痛吗?
骨肉瘤早期一般多表现为肿瘤生长部位的骨痛,并没有特别的三处疼痛。
疼痛是骨肉瘤最显著的症状,一般疼痛发生在肿瘤发生部位及周围组织。从隐痛、轻度疼痛逐渐发展成为持续性疼痛、剧烈疼痛,夜间明显。
随病情发展,局部可出现肿块、皮温增高,伴明显的压痛。
多数患者经过理疗、药物外敷等治疗,肿痛没有明显缓解,反而逐渐加重。
骨肉瘤容易长在哪?
骨肉瘤可发生于任何骨,但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四肢长骨。
膝关节(股骨远端)是最常受累及的部位,约半数的骨肉瘤发生于股骨,其他部位依次是胫骨、肱骨、骨盆、颌骨、腓骨和肋骨。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大约75%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5~2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20岁。
得了骨肉瘤能活多久?
骨肉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化、部位、侵犯范围(肿瘤体积大小)、分期、年龄、诊断是否早期、治疗是否及时合理、对治疗的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采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0%~85%。伴有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仅为20%~30%。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