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黏液瘤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腹腔黏液瘤又叫腹膜假黏液瘤,是发生在腹腔壁层、大网膜及肠壁浆膜面的低度恶性黏液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女性高于男性,大多为中年或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和腹痛,也可伴有消瘦、黄疸等症状。治疗主要是清除炎症病灶,预防并发症,预后尚佳。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普外科
临床症状
有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和腹痛,也可伴有消瘦、黄疸等症状。
危害
主要是并发腹膜炎症表现,可合并幽门梗阻肠梗阻、阻塞性黄疸者等,少数患者出现明显消瘦,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并发症
腹膜炎、幽门梗阻、肠梗阻、阻塞性黄疸。
检查
白细胞计数检查、血生化检查、腹水检查、腹部CT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结合白细胞计数、胆红素升高及腹水检查黏液蛋白阳性、CT可见腹水和腹块等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争取早期剖腹探查,切除原发病灶,尽可能清除腹腔内的假性黏液及黏液状物。
治愈性
清除腹膜炎病因是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感染源消除的越早,预后愈好。
饮食建议
营养均衡、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