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指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骶骨骨皮质不连续
表现为局部疼痛、惧坐、皮下淤血、马鞍区感觉障碍等
多因高处坠落伤、交通伤、韧带牵拉伤等导致
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镇痛药、抗生素等)、手术治疗等
定义
骶骨骨折指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骶骨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大多是由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暴力引起。
骶骨骨折以骶4、5椎骨骨折最常见。
分型
按Denis分型
Ⅰ区骨折:最常见,占50%。为骶骨翼区骨折,位于骶孔的侧方,主要累及骶骨翼,骨折可延伸至骶髂关节,6%可存在神经损伤,L4、L5根损伤较多见。
Ⅱ区骨折:占34%。为骶孔区的纵行骨折,但是未累及骶管,58%合并神经损伤,多数为L5、S1、S2根损伤。
Ⅲ 区骨折:占16%。为骶管区骨折,累及骶管,神经损伤率为81%,且神经损伤患者有76%存在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
按Roy-Camille分型
Ⅰ型:屈曲骨折,无移位。
Ⅱ型:屈曲骨折,向后方移位。
Ⅲ型:伸展骨折,向前方移位。
IV型:无移位的骶骨上段粉碎型骨折。
发病情况
骶骨骨折最常见致伤因素是高处坠落伤,车祸、跌扑等外伤也会造成。
骶骨骨折发生率占骨折的1%,占骨盆骨折的20%~30%。
创伤性骶骨骨折约95%均有合并神经损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