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发生于食管与胃交界处的肿瘤
肿瘤较小无明显症状,增大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腹部不适、腹痛等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健康及有胃癌家族史者为高危人群
定义
解剖上的贲门位于食管和胃的交界处。
贲门肿瘤是指发生于贲门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早期恶性肿瘤预后较好,中晚期恶性肿瘤相对预后较差。
贲门良性肿瘤和早期贲门恶性肿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腹部不适、反酸、烧心、食欲不振等。
早期贲门恶性肿瘤也可能出现进食时异物感、阻滞感、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至中晚期,这些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分型
贲门肿瘤可按病变性质和组织病理类型分型,不同分型会影响肿瘤的分期、治疗、预后等。
根据病变性质分型
贲门良性肿瘤
如贲门肿瘤性息肉平滑肌瘤、间质瘤、血管瘤等,本篇主要介绍贲门肿瘤性息肉。
贲门恶性肿瘤
主要指贲门癌,又称食管胃交界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大部分属于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厘米范围内的腺癌。
发病早期症状隐匿,症状多在肿瘤进展期后逐步显现,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患者病情表现明显。
根据组织病理类型分型
贲门肿瘤性息肉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组织学将贲门肿瘤性息肉分为以下几类。
胃底腺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
贲门癌
贲门癌组织病理学类型与胃癌相似,多是各种类型的腺癌。
主要类型有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癌和未分化癌。
发病情况
贲门肿瘤的总体发病情况尚无具体数据,以不同类型的贲门肿瘤发病情况作为参考。
贲门癌可参考胃癌数据。胃癌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结直肠癌
2016年,我国全年新增胃癌病例39.65万例,其中27.63万男性,12.02万女性。
同年,我国全年胃癌死亡病例28.85万例,其中20.02万男性,8.84万女性。
统计分析显示,贲门癌的发病率约为食管癌的一半,占胃癌的16.1%~41.5%。
贲门息肉在临床并不少见,在胃镜检查中的检出率约为0.34%。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