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口腔疱疹是以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的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黏膜出现小水疱,破溃后成糜烂或溃疡,伴疼痛
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
一般采用全身抗病毒治疗结合口腔局部对症治疗
定义
口腔疱疹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以黏膜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为主要症状的口腔黏膜疾病。
分类
根据致病病原体不同,口腔疱疹可分为不同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纯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
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上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神经痛
手-足-口病
由柯萨奇病毒A16或肠道病毒71型引起,以手、足、臀部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是一种儿童传染病,我国自2008年5月将本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A4型引起。
病损仅局限在口腔后部,以小水疱或破溃后形成糜烂为主要临床特征。
发病情况
目前口腔疱疹未见权威的发病情况数据。不同类别的口腔疱疹,具有各自的流行病学特征。
单纯疱疹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
带状疱疹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
手-足-口病
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无明显地区性。
主要流行场所是托幼单位,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最易流行。
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死亡率为6.46/10万~51.00/10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