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细胞
概述 分类 临床意义
幼稚细胞是指形态学上可辨认的在细胞成熟过程中最早期细胞(如原始粒细胞、原始红细胞)至成熟细胞(如分叶核细胞、红细胞)之间的各阶段细胞。在正常外周血片中不应有幼稚细胞(杆状核细胞也应少于5%),在正常骨髓中各阶段细胞应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当造血系统发生病变时,就可能发生细胞质与量的变化,导致不同疾病发生特征性的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这就是骨髓血细胞分类的意义所在。
偶见幼稚细胞是什么意思
偶见幼稚细胞指的是在血涂片中偶尔可见到幼稚细胞。
1.幼稚细胞又称未成熟细胞,是指细胞成熟过程中的早期细胞如晚幼粒细胞、晚幼红细胞,在正常外周血片中很少见到幼稚细胞。
2.在炎症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不足,未成熟的细胞从骨髓提前进入外周血中,所以血涂片可发现幼稚细胞。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瘤、慢性白血病急变或急性白血病复发等,血涂片中原始细胞会明显增多。
偶见幼稚细胞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血中幼稚细胞增多,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帮助下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或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