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以短暂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
应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急性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
此病常与情绪激动或应激(包括体力应激)状态有关
主要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定义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在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情况下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脏综合征,其特征是短暂的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障碍。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心肌梗死相似,但没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或急性斑块破裂的血管造影证据。
1990年,日本首次报道应激性心肌病并称其为“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一词来源于日语,是一种捕章鱼的罐子,其瓶颈窄、底座宽的形态与应激性心肌病发作时心脏形态类似,故因此命名。
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该病多发于情绪过度激动或悲伤时,患者自述发病时胸痛剧烈,仿佛“心碎了”一般,因此又被称为心碎综合征。
发病情况
应激性心肌病在所有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02%,1%~2%的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最终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约占90%,50岁以上约占80%,55岁以上的女性患病的风险比55岁以下的女性高5倍,比男性高10倍。
由于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应激性心肌病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每年每10万人中有15~30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