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机体因遗传性、获得性因素,易形成血栓和发生栓塞的疾病状态
因血栓栓塞累及的不同部位表现各异,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肺栓塞表现为咯血、胸痛等
遗传性因素占主导地位,如抗凝蛋白缺陷等;获得性因素如抗磷脂综合征、手术等
根据病情采取病因治疗、药物抗凝、溶栓、介入和手术治疗
定义
易栓症是指由于遗传学因素或获得性危险因素,导致容易形成血栓和栓塞的疾病状态。
其中,遗传学因素主要有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发生基因突变,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易栓症的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某些类型的易栓症可表现为动脉血栓事件。
分类
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遗传性易栓症和获得性易栓症,两种病因也可以同时存在,此时血栓栓塞风险更大。
遗传性易栓症:因基因突变导致血液成分抗凝功能减弱、促凝功能增强,从而诱发血栓栓塞。如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缺陷症等。
获得性易栓症:由于获得性疾病或获得性危险因素导致血栓栓塞的发生。获得性疾病包括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获得性危险因素有高龄、手术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