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扑动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心室扑动是心室发生快速且异常的激动,导致心室正常的功能消失的疾病
症状有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
病因有心脏疾病、药物过量、意外等
治疗方法包括心肺复苏、电复律、药物治疗等
定义
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异位心律,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T波难以辨认,代之以较为规则、振幅高大的正弦波群,每分钟150~300次(平均约200次)。
心室扑动与心率较快的室性心动过速难以区别,室扑通常为室颤的前奏。
发病情况
室扑和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约占80%以上,目前尚无准确的室颤发作情况。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
美国每年有32万多人在医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发病率为103.2/10万,平均年龄66岁,抢救成功率为5.6%。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