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儿童时期伴随发热出现的惊厥,但无颅内感染、癫痫等特定原因
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全身或局部抽搐,可伴有突然性意识丧失
致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脑发育未成熟、发热、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定义
热性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状态下(肛温≥38.5℃,腋温≥38℃),突然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的阵挛及强制性抽搐,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热惊厥病史。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抽搐原因,首次发作多见于6月龄至5岁。
分类
根据临床特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单纯性热性惊厥占70%~80%,发病年龄多为6月龄~5岁,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
复杂性热性惊厥占20%~30%,症状持续时间长(≥15分钟),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发病情况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
首次热性惊厥后仅有约30%儿童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再次出现热性惊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