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微小胃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微小胃癌是指癌病灶最大直径在5.0mm以下的胃癌。此病是
早期胃癌
的始发阶段,少有淋巴结转移。男性占多数,4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递增,发病高峰在50~69岁。发生部位以胃中部、下部为主,上部少见。检出率占早期胃癌的4.3%~13.9%。“一点癌”(又称“点状癌”)亦属微小胃癌范畴,即虽胃黏膜活检诊断为癌,但手术切除标本经系列取材未找到癌组织,仅指显露于胃黏膜表面、比微小胃癌可能更小的癌灶。
不良生活方式、消化道癌症家族史、胃溃疡、
胃息肉
、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胃黏膜的肠化生和瘤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等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微小胃癌往往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胀满、食欲不振等。随着
肿瘤
进展,症状逐渐显现。
消化内镜
检查:内镜下分为3型:隆起型(Ⅱa)、平坦型(Ⅱb)及凹陷型(Ⅱc),以平坦型多见。组织学分类以高中分化型腺癌居多。侵及黏膜下层者仅占4.2%。多种新的内镜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微小胃癌的检出率。微小胃癌病变浅而小,上消化道造影检出率低。
微小胃癌症状不典型,多数在体检做
胃镜检查
时发现。若出现疼痛加剧、发作频繁、胃部灼热、不明原因贫血等,需警惕胃癌。消化道
内镜检查
是诊断的主要方法。
治疗主要用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经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视癌灶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而定。预后及预防与
早期胃癌
相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