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脂贮积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十分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属于溶酶体贮积症中的一种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多发性骨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等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酶功能缺陷,未酶解的大分子物质大量贮积在体内所致
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直接治疗手段,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定义
黏脂贮积症(mucolipidosis,ML)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异常疾病,主要是基因突变所致的溶酶体酶功能缺陷,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黏脂贮积症是溶酶体贮积症中的一种。
分型
根据酶功能缺陷类型分型
ML Ⅰ型:由于溶酶体的α神经氨酸苷酶活性降低,导致涎酸在体内大量贮积,并从尿中排出,由神经氨酸酶1基因变异所致。
ML Ⅱ型:即MLⅡα/β型,溶酶体完全缺乏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转移酶,由GNPTAB基因变异所致。
ML Ⅲ型:即MLⅢα/β和MLⅢγ,同MLⅡ型类似,但溶酶体内酶活性没有完全丧失,分别由GNPTAB和GNPTG基因突变所致。
ML Ⅳ型:可能是缺乏神经节苷脂涎酸酶、神经氨酸苷酶或神经节苷脂神经氨酸酶缺乏,由编码瞬时受体电位的MCOLN1基因变异所致。
发病情况
ML属于十分罕见的遗传性代谢异常疾病,发病率在国内没有详细数据。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