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主要表现为突发胸痛,继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刺激性干咳
发病主要与创伤、肺部基础疾病有关
主要采取急救治疗、保守治疗、排气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少数缓慢起病且积气量少的气胸患者,可在1~2周自行吸收而自愈
气胸是什么?
定义
气胸是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积气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当各种原因导致胸膜腔内有气体聚集时,就可形成气胸。
分类
根据胸膜腔内压及病理生理改变分类
胸膜腔内压是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为负压(低于体外大气压),以维持正常的肺扩张状态。当发生气胸时,胸内负压减小,甚至可转变为正压。
闭合性气胸:又称单纯性气胸。胸膜腔内压常低于大气压,抽气后可降至负压且压力不再上升。
开放性气胸:又称交通性气胸。胸膜腔内压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抽气后压力无改变。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胸膜腔内压大于大气压,抽气为负压后不久又变为正压。此类型的气胸较严重,可迅速危及生命,需要急诊处理。
根据病因分类
自发性气胸:指自行发生的气胸,无胸部外伤史及医源性操作等。可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两类。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无肺部基础疾病的健康人。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50岁以上且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或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创伤性气胸:指由胸壁直接或间接创伤引起的气胸,包括医源性操作(如肺活检、胸腔穿刺)等引起的气胸。
特殊类型的气胸
新生儿气胸
在新出生婴儿中,自发性气胸的患病率为1%~2%。
男婴的发病率是女婴的2倍。
月经性气胸
与月经周期有关,反复发生。
平均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
多发生在右侧。
妊娠合并气胸
多见于生育期年轻女性。
多因妊娠而发病。
根据时间可分为早期(妊娠3~4个月)和后期(妊娠8个月以上)。
脓气胸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情多危重。
血气胸
伴有胸膜腔内积血的气胸。
出血量大时可合并休克。
发病情况
在胸部损伤中,气胸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好发于青年人,尤其是体型瘦长(身高170厘米以上,BMI在20左右)的男性。BMI即体质(重)指数,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到的数值。
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占30%~87.6%。
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是气胸?
气胸主要的表现是突然起病,感觉一侧或双侧胸部有针刺样或刀割样疾病,呼吸困难,可能有胸闷和刺激性干咳,严重者可有嘴唇青紫。
气胸最常发生于用力搬重物、屏气或者剧烈活动之后,但安静时也有发生的可能。
如果出现胸痛以及呼吸困难,而且急性发作,就需要去医院急诊科或者胸外科就诊了。
气胸是怎么形成的?
气胸是由于肺泡、气管破裂,或由于胸壁外伤,空气进入到肺和胸壁之间引起。
根据发生的原因,气胸可分为自发性和创伤性两类:自发性气胸是由于先天发育原因或者患有基础疾病,容易在咳嗽、屏气等情况下发生。创伤性气胸是由于胸壁外伤所致。
气胸时肺与胸壁间的积气会导致肺部被压缩,无法有效呼吸,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气胸自愈的方法是什么?
气胸自愈最快的方法就是卧床休息、吸氧。但气胸自愈时要有一定的条件:肺组织压缩小于20%的轻度气胸患者,呼吸困难不明显者,而且为初次发作的气胸。此类患者可以观察处理,嘱其卧床休息,予以适当浓度的吸氧。
如果气胸吸收效果不佳或气胸量增多,患者多需要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抽气处理。
气胸插管排气多长时间可以恢复?
胸插管排气恢复时间,与发生气胸的原因等有关。导致气胸的肺部破损已经愈合,插管后多可以在1周内考虑拔管,拔管后恢复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导致气胸的肺部破损反复不愈,可能要数周才能恢复。有些严重的肺部损伤,单纯的插管排气不能控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气胸痊愈1个月内,不宜做剧烈的运动,不能抬举重物,1年内避免乘坐飞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