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破伤风是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
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及阵发性痉挛,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
因破伤风梭菌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引起
预后差,发病后死亡率高
破伤风是什么?
定义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特异性感染,属感染和中毒性疾病。
破伤风梭菌又称破伤风杆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主要侵害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肌肉强直性收缩为临床特征,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肌群受到影响。
分期和分型
分期
根据发病特点,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恢复期。
潜伏期
长短不一,通常与是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通常3~21天,但也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或数年者。
前驱期
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
烦躁不安。
局部疼痛。
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
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发作期
可出现强烈的肌肉收缩,最初是咀嚼肌,然后累及颜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面部肌肉痉挛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表情肌痉挛,有苦笑面容
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
有呼吸肌痉挛者,可造成呼吸停止。
肌肉痉挛呈间歇性发作,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都可以诱发。
神志清楚,感觉无异常。
通常无高热
恢复期
儿童破伤风可有恢复期。
表现为痉挛发作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牙关紧闭最后消失。
分型
根据临床特点,破伤风可分为三型:
轻型
潜伏期一般超过10天,全身肌强直程度较轻。
可在起病后4~7天出现肌肉痉挛性收缩,但持续时间很短,数秒钟即停止。
中型
潜伏期一般7~10天,初痉期2~4天。
肌肉强直显著,有典型的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
阵发性痉挛持续10秒以上,且发作频率增加,吞咽困难但尚无明显呼吸困难和喉痉挛
重型
潜伏期多数短于7天,初痉期短于48小时。
全身肌肉强直明显,频繁发生痉挛性肌肉收缩,持续时间长,常致患者发绀,并易致喉痉挛窒息。
常有高热及肺部感染,或因频繁抽搐缺氧而发生脑水肿
严重者昏迷,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和全身衰竭。
破伤风还可按发病范围分为全身型破伤风、局部型破伤风、头部型破伤风。
发病情况
破伤风没有特定的发病年龄,通常老年人更多见。
破伤风感染是危害发展中国家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疾病负担是发达国家的千百倍。
我国破伤风的发病率低于十万分之一,但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明显高于欧洲国家和美国,成人破伤风发病率仍然比较高。
被生锈的钉子扎了会得破伤风吗?
被生锈的钉子扎了可能会得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梭菌由伤口进入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致的疾病。破伤风梭菌以芽孢形式广泛存在于土壤中,锈钉、木刺导致的创口均可能导致破伤风的发生。
建议在被生锈的钉子扎了后,及时进行伤口清洁、消毒,去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注射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咀嚼无力、肌肉发紧、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面容痛苦像苦笑样等。
破伤风是因为身体受到外伤后,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分泌毒素引起疾病。一旦出现破伤风的症状,立即医院急诊科就诊,及早治疗。
破伤风能治愈吗?
多数破伤风病人都可以治愈。特别是在早期就诊断出来,在正规医院进行合理、适当治疗者,预后较好,一般经过2~3个月的调理和功能锻炼,可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是,新生儿、高龄病人、严重破伤风病人的死亡率较高。破伤风平均病死率20%~30%,重症者病死率可达70%。
因此,出现破伤风症状及早治疗十分重要。
受伤后多长时间没有破伤风就没事了?
破伤风杆菌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3~21天,但也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或数年者。
发病与是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以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一旦发生外伤,应及时进行伤口的清洁、消毒,去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注射破伤风疫苗。
哪种伤口要打破伤风疫苗?
如果伤口是含铁锈的钉子等造成,属于伤口小而深的刺伤,或者有伤口的骨折、火器伤等,可能有破伤风梭菌感染,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发生外伤后,要及时进行伤口清洁、消毒,去医院急诊科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