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组织缺血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血流低于正常,引起脑部病变
常表现为肢体无力、抽搐、意识障碍等
常见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
根据病情综合采取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等方法
定义
大脑是一个高代谢的器官,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正常运转。尽管大脑只占人体体重的2.5%,却占约25%的新陈代谢需求。
大脑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提供养料和氧气,对血流变化非常敏感,如果血液减少或中断,大脑会立即受到影响,即脑组织缺血。
脑组织缺血常发生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溺水、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疾病。
患者可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残、致死。病情严重程度取决于缺血的范围、时间和程度。
分类
按照发病人群分类
根据发病人群的不同,脑组织缺血可以分为新生儿脑组织缺血和成人脑组织缺血。
新生儿脑组织缺血:即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指由妊娠28周至产后7天这一时期内因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
成人脑组织缺血:包括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多见于心搏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盗血综合征、慢性脑缺血等。
根据累及范围分类
根据累及范围的不同,脑组织缺血可以分为全脑性缺血和局灶性缺血。
全脑性缺血:由于严重贫血、休克、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全身性原因造成脑组织大范围、甚至全脑缺血。
局灶性缺血:脑血管狭窄、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会影响局部脑组织血流,其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原因。
发病情况
脑组织缺血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名称,目前尚无权威发病数据。以下仅举例我国常见病因的发病情况。
我国每年有1800万~2000万新生儿,约0.6%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
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约240万,其中脑梗死患者占比达70%~80%。
每100人中有2.27人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尚无准确发病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