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性囊腺瘤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黏液性囊腺瘤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外,常指胰腺黏液性囊腺瘤,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是起源于胰管上皮或腺泡组织并分泌黏液的囊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肿瘤科
临床症状
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退等。
危害
本病具有潜在恶性,为癌前病变,可进展为黏液性囊腺癌。
检查
腹部B超、CT、磁共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超声等。
诊断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内镜超声检查对本病有诊断意义。
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及时手术切除。
治愈性
手术切除彻底可长期生存。
饮食建议
饮食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为宜,避免饱食。
黏液性囊腺瘤是什么
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发生于卵巢的良性肿瘤,主要由于腺瘤内细胞分泌产生的大量黏液堆积成囊状而得名。
此病症常侵犯40至70岁的女性,在临床上黏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肿瘤的20%左右,经解剖检查可发现其表面光滑,内部含有免疫性液体,呈现为藕糊状或胶冻状。极少部分为恶性病变,绝大多数为良性。
通过B超影像技术可观察附件区,如存在轮廓清晰、边缘光滑的椭圆形、圆形无回声区域,可诊断为该种疾病。若发现瘤体较大,或有恶变特征,则需及早诊治。
黏液性囊腺瘤多为良性,发现后应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