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晚期,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生率为40%~50%,多为
纤维素性心包炎,伴有血性心包积液。此病的发生与
氮质血症的程度无直接关系。一般症状轻,胸痛较轻,心包炎的症状常被尿毒症和其他合并症(如心衰)等所掩盖。由于
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类药物的干扰,
心电图改变常不典型。血液透析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应尽早进行。
尿毒症性心包炎发病为综合因素:
2.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频发细菌、病毒感染易波及心包。
3.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纤溶活性降低,导致出血性心包炎或出血纤维性心包炎,增加
心脏压塞的危险。
4.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盐增加,沉积心包。伴有的容量超负荷、
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等也可导致
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的症状常被尿毒症和其他合并症,如
心力衰竭等掩盖。患者有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卧位及深呼吸时加剧。发热和较大量
心包积液在透析相关的心包炎中较为常见,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也可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急性循环障碍致死。体检时心前区能闻及粗糙的
心包摩擦音或扪及摩擦感,可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体征。
肾功能不全晚期,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生率为40%~50%,多为
纤维素性心包炎,但多数伴有血性心包积液。
1.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可有尿毒症相关的贫血、水、
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
2.其他辅助检查
(2)诊断性心包穿刺和治疗性穿刺抽液,心包积液一般为无菌的浆液纤维蛋白性或血性渗液。在透析相关的
心包炎中心包渗液常为浆液血性。
血液透析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应尽早进行。尽量减少
肝素用量、避免出血致
心脏压塞,必要时行无肝素透析或作体外肝素化法。积液量大者可行心包穿刺或心导管心包腔内引流术,放液后心包腔内注入
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可助炎症吸收。若心脏压塞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
心包积液,上述治疗无效或已发展至心包缩窄可行心包切除术。
有心包填塞的病人需要紧急治疗,包括心包穿刺或手术制造一个“心包窗”。持续胸痛可谨慎给予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但这些药物可增加心包出血的危险。
近来广泛采用血液透析,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后改善,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也降低。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因出血性心包炎致死者占死因的5.5%~6.0%,是少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常是因全身
肝素化引起。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