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一组病程较缓慢的白血病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血常规检查异常或体检发现淋巴结或脾大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生物、理化、遗传因素有关
药物治疗为主,还有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
定义
慢性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造血系统肿瘤,病程较缓慢,白血病细胞有一定的分化成熟能力,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的较成熟细胞为主。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
【提示】慢性白血病因具体类型不同,治疗、症状等均有所差异,本词条仅简述主要内容,更多关于具体疾病的详细内容,请参考阅读相应疾病词条。
分型
慢性白血病按细胞类型可分为以下3大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起病缓慢,多表现为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是一种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组织肿瘤)。它以功能不全且通常为单克隆性起源的淋巴细胞进行性蓄积为特征。
少见类型的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指血幼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55%以上,80%以上为B细胞来源。
毛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肿瘤,其特点是外周血、骨髓和脾红髓内聚集成熟的小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有丰富的细胞质和“毛发”样突起。
发病情况
慢淋
在亚洲地区,慢淋占慢性白血病不足5%。
在中国,慢淋的发病率为0.05/10万。
慢淋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60~70岁年龄组最常见,中位年龄为65岁,30岁以下罕见,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5~2)∶1。
慢粒
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中国慢性白血病中有90%为慢粒,大多于20~60岁发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45~50岁年龄组最高,5~20岁仅占慢粒的10%以下,男性略多于女性。
我国慢粒的年发病率约为0.36/10万,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40岁,男女比例约为1.78∶1。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