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一种恶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可采用药物、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
定义
滤泡性淋巴瘤(简称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常见类型之一,是惰性B细胞淋巴瘤常见亚型。
本病来源于滤泡中心(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形态的细胞组成,通常至少部分呈现滤泡样生长方式。
分类
根据新版的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滤泡性淋巴瘤可分为以下类型:
原位滤泡性肿瘤,以往称为原位滤泡性淋巴瘤。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一般预后很好。
伴IRF4基因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常发生咽淋巴环和颈部淋巴结,儿童及年轻人多见。FISH显示有IRF4重排,该类型预后相对较好。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此类型预后很好,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单纯手术切除获得治愈,无需放疗或化疗。
原发皮肤的滤泡中心淋巴瘤,较为罕见。
发病情况
本病在西方国家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22%~35%,在国内所占比例略低于西方国家,占NHL患者的8.1%~23.5%。
滤泡性淋巴瘤多发于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
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于我国,近年来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