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狂犬病病毒引起,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表现为恐水和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等
病因为感染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带病毒动物抓挠、咬伤传播
暴露后对伤口清创和注射免疫制剂,发病后对症治疗
定义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分型
狂躁型
症状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躁型因有典型的恐水症状,也叫恐水症。
麻痹型
麻痹型狂犬病,也称“静型”或“哑狂犬病”。
没有功能亢进表现和典型恐水现象。
发病情况
狂犬病病毒对动物和人类都是致命的,宠物爱好者和儿童面临的风险更高。
我国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已有对狂犬病记载,描述疯狗咬伤可引起人死亡。
狂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
每年大约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