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戒断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酒依赖者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量时出现的精神、心理和生理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标志着个体对酒已产生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颤抖、幻觉、抽搐、震颤谵妄等。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急诊科、消化内科
临床症状
心烦、失眠、颤抖、幻觉、抽搐、震颤谵妄等。
危害
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而死亡。
并发症
焦虑症、抑郁症、癫痫发作等。
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离子、血气分析、脑电图、X线片、CT检查、体格检查、精神常规检查等。
诊断
依据长期饮酒史,停止饮酒后出现心烦、失眠、颤抖、幻觉、抽搐、震颤谵妄等表现,结合脑电图等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断绝酒类来源,控制戒酒进度。轻微戒断症状者要保证休息和睡眠;震颤谵妄患者要缓解酒依赖症,采用镇静药、抗精神病药等对症治疗。
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戒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