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的总称
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血氧症等
大部分病因尚不明确
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决定
定义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的总称。
共包括200多种急性和慢性肺部疾病,有常见病,也有少见病,其中大多尚未明确病因。
分类
根据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将间质性肺疾病分为以下4类:
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
主要包括吸入有机粉尘导致的过敏性肺炎、吸入无机粉尘导致的石棉沉着病硅沉着病,药物或者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肺纤维化等。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S)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炎,按临床常见与否,又可分为主要的间质性肺炎、少见的间质性肺炎以及未能分类的间质性肺炎三类。
肉芽肿性间质性肺疾病
主要包括结节病等。
罕见间质性肺疾病
包括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微石症、肺淀粉样变等。
发病情况
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从年龄上看,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
男性多见的病种包括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而女性多见的病种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结节病等。
从职业上看,较大一部分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有明确职业史,以农民、粉尘环境工作者、棉纺织业等为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