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甲状旁腺肿瘤是原发于甲状旁腺的良性、恶性肿瘤
表现为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泌尿系统结石等,伴颈部肿块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放射性接触、长期慢性低钙刺激等有关
治疗需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内科稳定血钙、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
定义
甲状旁腺肿瘤是指原发于甲状旁腺的良性、恶性肿瘤,属于内分泌腺体肿瘤。
甲状旁腺肿瘤因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导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原发性甲旁亢。造成全身钙、磷、骨代谢紊乱,表现为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泌尿系统结石等。
部分甲状旁腺肿瘤较大时可表现为颈部肿块,压迫或累及周围神经或器官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分类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甲状旁腺肿瘤分为了三类,包括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癌和不典型甲状旁腺肿瘤。其中,不典型甲状旁腺肿瘤是新增的一种类型,取代了既往的不典型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腺瘤属于良性病变,约占原发性甲旁亢的80%~90%。
甲状旁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具有浸润血管或神经,远处转移的风险。临床罕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005%,占原发性甲旁亢的0.5%~5%。
不典型甲状旁腺肿瘤是2022年WHO提出来的新的类型。特指肿瘤具有甲状旁腺癌的组织学形态特征,但是没有明显的浸润特性。被认为是恶性潜能不确定的肿瘤,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
发病情况
甲状旁腺腺瘤女性多见,男女比约为1:3~4。多见于40~60岁,绝经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好发于下位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癌是最为罕见的癌症之一,其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比约为0.005%。总体年发病率每百万人中不足1例。大部分甲状旁腺癌发病年龄在45~55岁之间,甲状旁腺癌的发病没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